传统针灸减痛替代常规麻---潍坊市中医院应用成功全市首例针灸麻醉
近日,在潍坊市中医院手术室内,真实再现了银幕中针灸麻醉的场景。医生在患者的身体上选取了几组特定穴位,将纤细的银针扎入之后,凭借于此和简单的切口麻药,成功为患者实施乳腺肿瘤切除术。该例麻醉方式替代了常规全麻状态下的大型麻醉,术中麻醉效果达到相同水平,因身体特殊病因无法接受全麻的患者,因此幸运获得手术治疗。据了解,这是全市第一例成功开展的针灸麻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取得了新的突破。
多病缠身六旬大妈辗转求治
李大妈居住在昌邑城区,今年65岁,三十年前,患上慢性支气管炎,从此,咳嗽,胸闷和数不清的药物,开始与其常年“相伴”,身体健康状况时好时坏。三年前,右侧乳腺出现肿块,经医生诊断,高度怀疑是乳腺肿瘤,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李大妈因存有慢性支气管炎证,无法满足麻醉安全需求,风险极高。经过权衡商量,李大妈和家属放弃了手术治疗,转向保守治疗。三年时间以来,李大妈在家人陪伴下去过多处地方,尝试了多种方法。由于身体多种病症互相影响,治疗难以兼顾,改善效果微小,乳腺肿块依然呈慢性增长的趋势。
麻醉障碍挡住手术治疗道路
今年4月份,肿块开始增大,短时间内发展至表皮溃破。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告诉李大妈必须要采取手术治疗,对右侧乳腺实施全切,不然病情难以控制。按照治疗方案,术中需要采取全身麻醉。经病例讨论后,麻醉难题依然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李大妈患有慢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30年,肺功能很差,常规全身麻醉依旧无法安全实施,巨大的麻醉风险变成了阻挡手术治疗的障碍。面对日益严重的病情,李大妈和家属多处咨询,得到的答复均是不具备麻醉条件,风险太高,安全通过的几率很低,如果执意要求手术,患者和家属需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客观存在的麻醉障碍,把李大妈挡在了健康门外。
中西结合针灸助其成功手术
4月底,李大妈辗转来到潍坊市中医院,该院乳腺病专家李国楼副院长为其进行了接诊。经过详细检查并了解到李大妈的求治之路后,结合李大妈慢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基础状况,会同麻醉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针灸科、肿瘤内科为李大妈进行全院会诊,经过中西医领域的不同专家的意见集合,认为采取针灸麻醉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的可行途径。但是,这类麻醉方式不仅在我市没有前例,全国也很少见。如果成功应用,李大妈将获得宝贵的健康“通行证”,而且,她将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全程,目前,这在该治疗领域还属于“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救治李大妈,带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李国楼与团队反复进行病例讨论,确定了术前过口服药物,待肿物较前明显缩小后,以针灸麻醉为主,辅以皮肤切口麻醉,在清醒状态下为李大妈进行切除手术的方案。4月30日,李大妈被推入手术室,在麻醉阶段,针灸师分别在手部、足部等位置选取穴位,进行针灸,并引入轻微电流强化效果。李国楼带领助手一边实施,一边询问李大妈感受。在清醒状态下,李大妈觉得胳臂及胸部形成麻木感,术中痛感没有想象的大,均能忍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法,10分钟时间,整台手术干净利落的完成,李大妈安然返回了病房。家属非常激动,不能跨越的麻醉障碍得到成功突破,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事情。经过10天时间的住院观察,李大妈顺利出院。
成功意义拓宽中西结合之路
据了解,针灸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麻醉,也称针刺麻醉,是我国重大原创成果之一。
该例手术取得成功,其价值不仅在于帮助李大妈度过了治疗难关,更重要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为今后同类病例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宝贵的治疗指南和参考。
据李国楼介绍:与现代医学麻醉方式相比,针灸麻醉具有多种优势: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风险;由于针刺复合麻醉只使用了常规麻醉药品的1/5用量,不仅麻醉药费用降低,而且更重要的是术后基本不会发生如嗜睡、呕吐、24小时内不能进食等大量麻醉药使用导致的并发症;不用气管插管,避免呼吸道损伤和感染风险;.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加快机体和脏器的康复,对机体的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种功能具有双向性和良性的调整作用;节约了医疗费用,间接改善了病患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节约了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