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及早介入----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康复
腹胀通常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因为腹部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暴露、牵拉等,引起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处于暂时性麻痹;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是导致腹胀的主要原因;术后患者又需卧床,导致活动量减少,胃肠功能恢复较为缓慢;另外手术的创伤、营养不均衡等其他因素也可导致腹胀的发生。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如不及时处理,有的就会引发胃肠功能严重受损、肠粘连及感染等。
及早采用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胀,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我们将这种腹胀病人根据体质状况分为三种类型:
虚证以气虚为主,表现为腹胀绵绵,腹痛隐隐,便秘疲乏,舌淡苔白,脉沉细,可用针刺加灸法以补益脾胃,通条腑气;
实证以腑气不通为主,表现为腹胀腹痛,大便不通,面红口臭,躁动不宁,甚至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治疗用针刺加电针,达到通腑泻浊,祛除胃肠积滞的目的。
第三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一种证型,虚实夹杂型,病人腹胀腹痛,大便困难,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舌苔黄,脉弦滑,这是,治疗需扶正与祛邪兼顾,可以针灸电针并用。
我们取用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实践证明,该组穴位有很好的调节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腹胀的发生,促进病人更快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