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筹备会在云南丽江召开
12月20-21日,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及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召集的“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筹备会在云南丽江召开。白马雪山、老君山、云龙、兰坪等保护区及保护地管理机构,龙勇诚、韩联宪等保护科学家,大理大学东喜马拉雅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社区保护地代表出席会议,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会议筹备及组织工作。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滇金丝猴。图片来源: © 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滇金丝猴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是除了人类外唯一拥有红唇的灵长类动物,也是动物界少数拥有笑肌的物种。因此,滇金丝猴常给人一种在“微笑”的感觉,被称为“微笑的滇金丝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滇金丝猴曾一度被认为已经消失。在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公益力量的支持下,滇金丝猴的数量才开始缓慢增长。TNC始终非常关注滇金丝猴的保护,早在2001年,就在云南启动了有关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至今从未间断。
图片来源: © 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滇金丝猴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滇金丝猴被视为“伞形物种”,也就是说,在保护滇金丝猴的同时,也保护住了与它同在一把“伞”下的众多动植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
目前,滇金丝猴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定级为濒危(EN),总数约3000只,仅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云岭山脉的狭小区域,跨越滇西北和藏东南六个县:西藏芒康、云南德钦、维西、兰坪、云龙、玉龙。
对于现阶段的滇金丝猴保护而言,食物等生存资源已经不是威胁滇金丝猴的主要因素,栖息地对滇金丝猴的影响则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滇金丝猴各个栖息地之间呈“孤岛状”,使得滇金丝猴种群隔离严重,不利于滇金丝猴通过自主繁衍实现长期生存。
滇金丝猴在老君山的“邻居”黑熊。图片来源: © 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构建“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滇金丝猴的栖息地现状。在此次筹备会议上,参会代表们就“保护网络”的可行性、组织构架、工作重点、决策机制、宣传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初步共识:“保护网络”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保护合力、资源共享,持续推动滇金丝猴全境保护工作。
合影。摄影: © TNC
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
欢迎关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