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谁最“躁动不安”,非美团莫属了,继医美、买药、医疗等健康服务上线后,近期,美团发布了全新医疗健康品牌“百寿健康网”。
百寿健康网成立于2019年11月,由美团全资控股。该网站包含了医药招商、代理、展示,售卖及开店等全功能的医疗服务,支持药品、购药,包括西药、中药、保健品、医药化妆品和医疗设备,更类似医药电商平台和综合平台。

抓住机遇,美团打入万亿级市场
美团这次的医疗业务,比起用“横空出世”来形容,似乎更像是经过早先的准备。
在医疗健康业务上,美团一直是前线的商家。
2015年,美团与老百姓大药房的线上药店达成合作。同年6月,美团APP加入药品外卖模块。如今,该板块还扩充到了购药、送药、医师在线问诊等多种服务。

2017年10月,美团完成了40亿元融资,进军医疗美容行业,并不断扩大。
此后,美团关联公司申请“美团专业药房”的商标,进军医疗器械市场,开始自营医药门店,不断从线上向线下拓展新的业务,瞄准互联网医疗服务。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助推和巨大流量的刺激下,越来越多药店入驻美团,根据美团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入驻美团买药平台的药店近10万家,单季度药品订单同比去年增加逾两倍。
而且,美团送药服务更是迎来了大爆发。春节期间,美团销售了500多万个口罩,近20万各类维生素C、20多万感冒清热类的中成药;同时,常备处方药的销售增幅也达到237%。

受疫情影响,社区团购、医疗健康服务成为了今年最热风口,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今日头条等巨头纷纷进军互联网医疗行业。
互联网巨头入局医疗赛道,各出奇招
2015年,阿里健康上线,不断结合传统医疗行业,推出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阿里健康移动APP等。
2020年,阿里健康App更名为医鹿。

微信巨大的社交用户优势,让腾讯广泛布局医疗健康体系,在微信九宫格内加入“医疗健康”服务、腾讯医生小程序。
同时,还在线下投资了微医集团、春雨医生、丁香园、企鹅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巩固医疗健康业务生态。

2020年,字节跳动收购了百科名医,完成了对医疗品牌的确认,推出“小荷健康”,涵盖了在线医疗服务。
据知情人透露,字节开始AI制药,或将命名为“青牛智(慧)药”。

京东利用电商体系,打造医药电商。
2020年12月,京东健康上市,市值冲破6000亿。并且,京东健康围绕健康管理的多场景需求,上线京东家医、家医守护星,打通家庭版健康管理的“软硬件”。
值得一提的是,12月8日京东健康在香港上市之后,股价一路飙升,如今市值已达4000多亿港元。

近日,支付宝或将推出病友交流社区“银杏果社区”。
站在风口浪尖的互联网医疗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大蛋糕,让巨头们争相入局。
国家政策支持;2018年4月,为加快医联体建设,我国发布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随着互政策利好,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大众的鼓励,互联网医疗进一步普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已成为了互联网企业争相入局的一大领域,2021年规模或近2840亿元。
据《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陈皮网从前瞻产业研究院的Analysys数据发现,2015-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336.9亿元,同比增长3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医疗服务由线下转至线上,市场规模增至1960.9亿元。

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规模不断放大,俨然,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已成为了互联网企业争相入局的一大领域,医疗健康领域走向互联网化也是必然趋势。
对于这样的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究竟谁能杀出重围,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