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煦色韶光,金莺报喜。中国的传统工艺、色彩、式样等,以及诸多方面的文化元素,给予我们永不匮乏的力量。我们愿竭力成为中国文化、东方精粹的传播者之一。缘于茶道,福至生活。

每至韶光照野,爽霭晴遥。—— 唐 王勃
每到春天,阳光照射四野,云气晴朗而清亮。美好的时光,即为「韶光」,常指春光。万物有序,日月如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春天与四季。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对我们了解自然万物极具参考价值,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其对「韶」的释义为「虞舜乐也」,即产生于虞舜时代的古乐曲。《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虞舜,被后世尊称为「文明之元」。
宋 马远 《山径春行》
以「音」乐「召」唤,而为「韶」。「韶」作为乐曲,与「歌」紧密不分。「歌」是配乐即可演唱的文辞,多为颂扬先人或英雄的功德。「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被记载于《周礼》。「韶」、「歌」与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左传》
报生命以歌,是华夏民族选择的表达方式与生活态度。我们曾在《岁月行脚 四时莺歌》中,回忆了最初的缘起,莺歌烧®之「歌」即为生命与生活。「韶光」亦指光阴,时光无言,光阴有知。四时莺歌,愿与您共度本篇文章的煦色韶光。

明 周之冕《四时花鸟图》


中国古代干支历法体系中,北斗斗柄旋转一周期为一岁。每岁包含四时、十二月建、廿四节气等。生活,被生命感受。我们将每个当下的感受,融入每一个作品之中,以器为心。「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四时莺歌,传承东方精粹。

中国传统工艺 有技术、文化的双重价值。岁月留痕,这些传统工艺反映了昔日的社会风貌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
错金银工艺 最早见于我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汉族在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2014年,错金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年前,我们将其引入现代美学生活,并以《蕙心兰质 九转功成》记录了这段难忘的「兰蕙之缘」。
点击进入

中国传统色彩 融合了宇宙、自然、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文化。经典系列HiFi茶道音箱即以春辰、黄丹昭示春天的温煦与夏天的热烈。在全新金工系列中,四款新色对应着丹雘、金埒、绀琉璃及京元,雅致而祥和。古人的风雅,从为颜色命名即可窥之一二。
天青色 汝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一直被看作中国瓷器史的神话。全世界现存汝瓷作品仅65件,一代大师李苦禅曾感叹,「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汝瓷有一种天青釉,似玉非玉、出尘淡雅,可谓「雨过天青云破处」。
点击进入

北宋 佚名 《玉楼春思图》局部

中国传统式样 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八角建基 四海平安《唐风古韵 八角建基》中,记述了「四方八角」系列的器型灵感,「八边形」源自敦煌藻井及应县木塔的「八边形」塔基,应县木塔屹立千年,与八边形式样的坚固性能密不可分。《金彩华夏 四海平安》简述了金工与海棠窗,海棠式样寓意「满堂平安」。式样,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生活信念的缩影。
点击进入

中国传统纹样 是历代沿传下来,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样,最早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约7000年历史。中国传统纹样可分为原始社会、古典、民间和民俗以及少数民族纹样。
瓜瓞绵绵 自夏至秋,瓜熟而蒂落。在霁蓝色釉之上,几只金色的萤火虫,构成了夏秋之交的美好画面。古典传统纹饰中,有与瓜相关的趣味题材,如「瓜瓞绵绵纹」。「瓜瓞绵绵」出自《诗经》,意为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寓意子孙昌盛。中国古人钟爱于将大自然中的田园风景与生活联系,再巧妙结合于饮食与生活用品中。对美好有所期待,便是生活。
点击进入

南宋 韩佑 《螽斯绵瓞图》局部

中国山水文化 人类,自始与山水相依,山水文化成为人类特有的创造。山水之美,陶冶、净化着人的心灵。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孕育出绚丽多彩的山水文化,隐含了「天人合一」的追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出自《论语》。中国山水文化认为,自然山水与人的精神人格相通。智者之乐,就像流水,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之乐,就像大山,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点击进入

中国隐逸文化 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隐逸文化」是针对世俗文化而言的,世俗文化以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作为追求目标。作为「文化」,生成于魏晋时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遁迹山林,对此后的世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赏枫 历史上,有以「隐」求显并成功取得富贵者,也有「显」贵过甚不得已隐姓埋名之人,他们都为隐逸文化带来影响。比如,赏枫之好。枫象征高洁品质、真挚友谊与思念之情。《金枫馥郁 一炉百福》曾提及,「枫」象征「鸿运」,因与「封」同音,在古时亦有「受封」的美好寓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点击进入

明 仇英 《松荫醉翁图》红枫 局部

中国植物文化 植物不仅满足人类衣食住行所需,也与精神生活紧密联结、不可分离。进入文明时代,人类对草木、花卉的描绘和歌颂延绵不绝。社会交流、经济往来与表达情谊,都离不开花草树木,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南天竺 李白曾赋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松涛沉静,草木有心。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虔心记录了《松柏常青》、《南山修竹》、《驿使梅花》及《蕙心兰质》,是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敬与爱。另一种植物南天竺,秋冬叶色转红,结红果且经久不落,亦深受国人喜爱。
点击进入

光阴有知,岁月留痕,我们的成长印刻于每一个作品,受益于中国陶瓷文化,将科技应用于美学生活。「错金银兰花钵形炉」、「银竹竹节炉」、「错金银梅花三足大炉」均为黑色釉,禅风浓郁;「樱花纹矮炉」为天青色釉,细腻淡雅;「瓜香满园矮炉」为霁蓝色釉,宝光潋滟;「金山水矮炉」为朱色釉,馥郁沉稳;而「金松纹钵形炉」为天目釉,晶彩润泽。
中国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祥瑞图样、装饰用彩,是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与塑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果也通过陶瓷制作体现。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可见,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陶瓷艺术作为桥梁与纽带,为中华与世界的文化繁荣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China,中国,万彩永续。
点击进入

明 杜琼(传) 《松荫醉翁图》局部
我们,缘起于茶。「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是我们生活的元素及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因茶结缘。茶,是一种文化及艺术形式。我们原创设计每一个作品,将专业茶道器具引入生活领域。四时,八款,愿四海平安,祝朋友们八方通达。我们共贺韶光,共同创造生活之美。

原创版权 | 莺歌烧® 文化与新媒体研修室
图片版权 | 莺歌烧®、部分网络
- 四时莺歌贺韶光 -

点击回顾《莺歌烧 | 2021古九谷系列:经典钵形炉与精巧矮炉》

复制内容9.0$mO24cMykjTS₴打开手机淘宝【莺歌烧电器旗舰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