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韵--伊人若水
当你真正认识了张含韵,她可能已经成为和水一样,在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这时候看张含韵的眼睛,不再觉得像动漫中的娃娃眼,而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坚毅。她目光如水,尽管有时会翻腾起浪花,不可忽视的是水面下深厚的积累。” 《嘉人》对含韵的访谈很深入,值得细读。我个人对文章的最后一段尤有感触。由此想到了两句话:上善若水;Still waters run deep。
当我们说到女子若水,一般是指温柔和善良。张含韵确是如此。无论是对搭档、观众、粉丝、工作人员,等等,她的待人接物处处透着骨子里的温柔善良。欠身、主动伸双手和舞台搭档握手,主动询问给自己伴奏的乐手的名字。每次表演后向观众鞠躬、作揖致谢。总称粉丝为支持自己的朋友,把自己的零食送给粉丝,主动提出和应援的粉丝合影,劝粉丝首先照顾好自己。和工作人员合影时被踩住了裙子会笑着轻声提醒,把签字笔双手递还给礼宾员。等等,等等。
但含韵像水,却远不止如此。她有水一般纯净。就像文章中提到的,我们经常能看到她在镜头前各种带着少年气甚至是孩子气的言行举止。时不时的俏皮wink, 小碎步“跑”红毯,一脚踢开碍脚的长裙,各种干饭人、打工人、杂技人、马思唯、偷心贼的梗,自拍乱用滤镜屡教不改,等等。难得的是,我们看到这些,会会心一笑或者捧腹大笑,丝毫不会觉得女神和憨憨完美结合有什么突兀的地方。因为这不是“装”,而是难得的历经风雨而一尘不染,洗尽铅华而晶莹剔透、澄澈甘甜。水,可以折射或反射出阳光的七彩。而纯净如含韵,可以反映出人心中的美好,和时代的光芒。
她有水一般的包容与从容。大碗时的分词让队友欣然接受、对结尾的修改意见让舞台锦上添花,对可唯说“你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对小雨说“我们是来养眼的”,还有那句“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央视秋晚录制后采,意外被直播半小时,和主持人聊吃、聊家常,由小家到大家,谈吐得体、落落大方、毫不冷场。被路人叫错了名字会笑嘻嘻的开玩笑化解对方的尴尬。没有刻意的或夸张的言行,而让对方感受和接受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润物细无声。
她有水一般的内敛。她低调,从不搞营销、立人设、博热度。多年来一直默默的做着公益,即使是在最低谷的那几年。“这不叫坚持,这叫收获” ,她说。节目录制期间一天的假期,她没有去聚餐或玩,而是一个人悄悄去参观博物馆提升自己;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工作室都没做任何宣传,如果不是被路人偶遇,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在众多明星开酒吧开饭店的潮流中,她的愿望是开一间小小的书店。有时录制节目(比如鹅次元和心连心),她会不公布行程、坐高铁出行。在飞机上,她会静静的听音乐或看书(也可能是因为没法联网打游戏 :D)。
她有水一般的柔韧 。从最初的唱歌跑调、港台腔、说错别字,到如今在音乐、表演、配音、英文各方面的脱胎换骨、惊艳世人,其间有多少默默的泪水和汗水?十六年,在长夜中跋涉而不蹉跎,用时光雕琢自己,把摧残磨砺成璀璨,水滴石穿,从量变到质变。
她又有水一般的多变,无形而有万形。唱歌,可轻快可深沉可抒情可狂野(请参见我的“歌手含韵”安利贴)。跳舞,可刚可柔,可甜可飒。演员,可男可女,可正可邪,可悲可喜,可古装可现代。配音,可老可少可男可女,可中可英还可历史纪录片(参见《声临其境》和《中国》)。乐器,古筝古琴钢琴吉他,还有现学现表演的无忧鼓。游戏,“豪取五杀一战封神”(我不懂我抄她的微博原话),被圈内戏称为“被歌手和演员事业耽误的玩家”。
这还只是她的事业或才艺方面。在性格上,她可以从女神到憨憨,从30+轻熟小姐姐到张三岁做无缝切换。而更深层次上,她身上有种坚强与柔弱,开朗与内敛,酷飒与甜美,沉稳与娇憨的纠结与矛盾感。水可为万形,但归根到底,决定水的形状的,是容器的形状;于人而言,是经历、是感悟、是灵魂。这种矛盾感,正是她深深隐藏的过往人生和她美丽心灵的imprint,独一无二,让人着迷,更让人怜惜。
世界很大,温柔若水的女子有很多很多。像水一般纯净、包容、内敛、柔韧、多变的女子也可能不止一个。但如水的张含韵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空气与水,这世间最不可或缺又常常被忽视的两种存在。当你真正认识了张含韵,她可能已经成为和水一样,在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 叶芝《当你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