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Syo(@-Syo-) / 文:汉堡包包(@Tequila 大喊包)
个人公众号:跟着汉堡去旅游
以下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这两天的热搜话题非“三孩政策”莫属,在公布新闻的同时并引起了众多的讨论和各种搞笑的段子,看见其中的一个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网络截图
这个段子感觉像是在搞笑,但确实在2000年前的古罗马也有类似的政策实行过:
公元前18年在奥古斯都的领导下,罗马越来越富裕,像如今的所有发达国家一样,人民越来越不愿意结婚和生孩子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国家富裕起来,老龄化现象、少子化现象也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个社会问题。
奥古斯都像高203cm 约公元前19-公元前13年 梵蒂冈博物馆藏 图片源自于网络
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奥古斯都提出了两项法案的提议,其中一项是包包今天想聊的《尤里乌斯正式婚姻法》。
这项《尤里乌斯正式婚姻法》不是针对全体市民,而仅限于罗马上、中层阶级,即元老院阶级和骑士阶级,目的是希望通过奖惩并施的方式推动正式的婚姻,改善少子化的现象。
古罗马元老院 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据这项法律,罗马的精英阶层:25-60岁的男性、20-50岁的女性,如果不结婚则必须承受因独身所带来的不利待遇。没有孩子的寡妇,若一年内不再婚也视作做独身。
《尤里乌斯正式婚姻法》明确地记述了不予鼓励的婚姻、征收类似独身税以及关于遗产的无权继承的不利规定。在颁布后,对独身者和无子嗣,除了有以上在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利之外,政治前途也有所影响。因此,法律上对有孩子的公职人员,有以下明确的优惠待遇:
- 由公民大会投票选举的公职人员,在得票数相同的情况下,将按多子女者、有子女者、已婚者、独身者的优先顺序当选。
- 由奥古斯都实际操控的元老院议员的人选,如果候选人的资格、能力在同等水平,也按以上的顺序决定。
- 元老院决定的元老院行省的总督人选,同样遵守上述的条件。
- 属于“光荣的公职人员”,在任期届满、出任下一个公职之前,必须要有一段休职期。《婚姻法》则规定,有一个孩子,休职期可以缩短一年。这意味着孩子越多的人,越有机会尽早地获得要职。
奥古斯都在厚待多子的父亲的同时,也厚待多产的母亲,生了三个孩子以上的母亲,允许脱离娘家“家父长权”的束缚,不仅可以自由地指定财产继承人,也可以接受任何人的馈赠,等于在经济上实现了男女平等。这在男性社会的希腊——罗马社会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改革。
《婚姻法》实施的时间是法律通过后的三年才开始实行,但法律实际启动时间却又延后了三年,可见这项法律不得人心。就拿生孩子来说,并不是想生就一定能生的事情。而且讽刺的是,连“第一元首”奥古斯都本人再怎么努力,妻子莉薇娅也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在现代,无数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政策专家都将“少子化”(sub-replacement fertility)列为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鼓励生育政策(pro-natalistpolicy)一种是奖励政策,另一种是惩罚政策,期待通过这两项政策去解决“少子化问题”。
在昨天的微博热评中,包包观察到大部分人对于生育孩子的疑问中除了有对经济的考虑,更多的是对于女性性别平等和就业问题上的考虑。其实早在2015年,牛津大学人口学教授弗兰塞斯科·比拉里在 接受采访时已经总结说:“鼓励生育的政策”,如政府下令多生孩子,或是搬出爱国主义,甚至为多生孩子的家庭发放现金补贴,往往不会大幅提升生育率。生育率回升的一个基本因素是,社会中的性别平等情况日渐改善。女性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政策对她们有利、男性在家中更多地照顾孩子的时候,生育率就会上升。但社会需要首先为这些政策做好准备,并推动这些政策,或者向政治人物要求这些政策。
图片
不要以为2000年前的古罗马跟我们相距很遥远,曾经强大的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虽有众多原因导致,而人口锐减、极度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借古喻今,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打工人”和“996”这两个流行词汇的盛行,伴随着“佛系青年”和“躺平”思想的萌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
资料参考:【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更多攻略请关注
微博:Tequila大喊包
微信公众号:跟着汉堡去旅游(Burgerstravel)
穷游网、马蜂窝、小红书:汉堡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