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他不是老了变朋克,而是朋克变老了
杨瑞秋 山河路人
在全球疫情中一直自夸“世外桃源”的我国台湾省,终于顶不住了。 自五月中旬以来,以每天几百例新增、死亡率赶超全球平均值的速度反向超车。 然而,面对国台办多次表示愿意提供疫苗、协助抗疫的喊话,台湾当局傲娇地拒绝了帮助,并转头向老大哥美国求救。 求援半天,却等来“美在台协会”处长的一句: 台湾确诊人数相比世界仍然算低。 还不忘暖心夸奖: 台湾在防疫方面的出色表现让全世界印象深刻,我有信心台湾这次能再次控制疫情。 直到6月6号,美国才不紧不慢地表示,将向台湾捐赠75万剂疫苗。 啥时候运来?还得等一个月。 台湾一共多少人口?2300多万。 蔡“总统”英文好,数学估计不太好,已经急忙表示感谢:疫苗对台湾是及时雨。 面对官方这一系列骚操作,台湾人民坐不住了,其中有一个人就在Facebook上暴躁开喷: 没有自觉能力的呆丸人。 一口一个呆丸,自黑能力一级。 不仅骂,他还附赠书法一幅: 当你是非判断都被意识形态蒙蔽,你不自觉地成了冷血贪婪阴谋者,最大的帮凶。
此帖一出,这个台湾人喜提禁言24小时。挺他的人说,可能是被网络水军举报了。 这个台湾人也是很有骨气,解封之后马上发了一条,表示老子不跟你Facebook玩了。 但很多人又劝他继续发声,正义之声不该消失。 …… 这一套网络骂战流程,看得我很熟悉啊。 再定睛一看,这个很敢说的台湾人,名字我也很熟悉: 他叫郑智化。 对,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老牌歌手。
图片
01 出于好奇,我翻了翻郑智化的Facebook主页,发现他不是第一次为社会时局发声。 而且还自创了书法+暴躁发言的犀利点评风格。 仅针对这一波疫情,郑智化就金句频出。 一次,台湾“卫生部长”陈时中记者会上打官腔,好好的新增人数不说,非说“校正回归”了400例确诊者。 郑智化评价,自己非常讨厌这种文字游戏: 确诊就确诊,叫校正回归,讲什么干话。 当局拒绝国台办提供疫苗的喊话,郑智化一眼看穿其中政治把戏: 每天报人数的工作谁都会做,不要再搞精神喊话、集气加油的口号,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到疫苗,其他都是废话。玩政治玩到买疫苗也要搞这套,老百姓需要疫苗,只要国际合格的疫苗就好。 临了还附赠书法一幅: 时钟每日两点报时,疫苗不来警戒延迟。确诊矫正数学套路,政治防疫自求多福。
图片
这个落款里的干字, 丰富内涵请自行体会。 美国大哥迟迟不给安排疫苗,郑智化灵魂发问: 美国的超市药房到处都有娇生、莫顿和辉瑞疫苗。疫苗那么多,为啥不卖给台湾。 现在捐是要捐,还没到账,台北某大饭店已经提前在大门上点亮“USA”三个字母,政治觉悟非常超前。 郑智化的觉悟就比较一般,直接讽刺台湾当局夸自己针对疫情“超前部署”,其实是“超前部屎"。
图片
疫情刚升温的时候,台湾人哄抢卫生纸,郑老师点评:安屎之乱。 咳咳,郑老师,咱们还是讲文明,信达雅。 不止点评疫情,郑老师一直都非常忧国忧民。 之前台湾有一家寿司店宣布,只要名字里带有“鲑鱼”二字的同音字,就能打折。 一个字同音打九折,两个字同音打五折,如果你叫鲑鱼,就可以免费吃! 没想到这就引发了台湾人的改名热潮,林鲑鱼、陈不住气想吃免费鲑鱼,还有在身份证上写小作文的: 陈xxxx有震天龙炮变身xxxxxx于二零二一三月十四日与xxx(女友名)稳定交往中爱你爱一生一世此生想带你一起吃鲑鱼 郑智化一看,挥笔写下四个大字: 认祖鲑宗
图片
另外,近年来台湾当局对恶性犯罪事件判处宽松,竟然在一年内连续对12个杀人犯免死刑。 郑智化对此辛辣反讽: 台湾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不管你是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犯,政府、废死联盟和人道团体都会全力保护你。
图片
看这时事评论的水平,可够炉火纯青的,我愿意尊称他一声——当代台湾鲁迅。02 正当我在办公室兴致勃勃分享对岸这摊子乱事,年轻的同事黄阿华突然问了个问题: 郑智化是谁?和踢足球的郑智有什么关系?是不是郑成功的弟弟? 旁边突然公放起一首激昂的老歌: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
水手郑智化 - 回音 华纳 飞碟全年精选金曲

280斤的主编缓缓走过来,泡着枸杞的保温杯往桌上一摆,你们呐,图样! 就这样,主编给我们遍放着郑智化的歌,遍讲了一通他的故事。听完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不是老了变朋克,是朋克变老啊! 郑智化今年整整60岁了,早在80年代就开始发表歌曲。 他写过一首《大国民》,歌词极其大胆。 美丽的谎言说过多少遍说来说去从来没实现宣传的口号说大家都有钱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这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一辈子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 社畜在看到最后几句,感到十分扎心,句句照进现实。 由于说得太露骨太直接,这首歌果然被下架了,网络上还一度流传郑智化因此被关了7年,被打断腿云云。后来被他亲自辟谣了。 郑智化还为可怜的社畜们写了一首《中产阶级》: 我的包袱很重 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 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的床铺很大 我却从没睡好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我的欲望很多 我的薪水很少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 把台北换成任何一个大城市,我看都挺合适,都能让打工们普拉达普拉达地掉泪。 1984年,台湾海山煤矿发生意外,造成72位矿工遇难,大多数是少数民族阿美族人。当时台湾的言论管制还没完全开放,主流媒体上还都是《“行政院长”关切煤矿灾难》等官腔报道。 但郑智化就很敢写,写了一首《老幺的故事》记录这次灾难: 黑色的煤渣 白色的雾阿爸在坑里不断的挖 养活我们这一家骄纵的老幺 倔强的我命运是什么我不懂 都市才有我的梦……通往坑口的那一条路 不是人生的唯一的方向晨曦中模糊的脚步声 已忘了最后的一次道别谁说宠坏的孩子不哭 就在悲剧发生的那一瞬间泪水呐喊唤不回 阿爸在淹没的矿坑里面 为了写这首歌,他开始剪报,搜集所有有关矿难及矿工生活的资料。虽然行动不便,还是亲自去了两次矿场,采访了在那里生活的当地人。 1988年,郑智化把这首歌收录进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专辑的名字就叫《老幺的故事》。 有人评价郑智化,如同作家卡夫卡一样,始终跟社会与制度保持着批判关系。 在郑智化的自传中有一张照片,他拄着双拐,正走向面前的公交车。
图片
照片旁有一句话这么形容他: 和所有著名歌手最大的不同,是他关心这个社会,深入这个社会。 03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郑智化的印象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励志。 1993年春晚,蔡明在小品《追星族》里一共唱了两首歌。 一首是郑智化的《水手》,另外一首,也是郑智化的《星星点灯》。 两岁时,郑智化患了上小儿麻痹症,双腿失去了行动能力。经过手术治疗,他虽然可以站立,但终生只能依靠拐杖来行走。 童年本该无忧无虑,而郑智化面对的却是难以下咽的汤药,分筋错骨的推拿,还有遥遥无期的复建。 但他从小爱观察社会,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 小学时第一次参加台北美术比赛,就拿到了一等奖。小学六年,他拿了无数美术、书法和作文比赛的奖项,甚至还为家里赢过一台洗衣机。 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郑智化说,他是后者。 郑智化不懂五线谱,也不会任何乐器,但是他懂得生而为人的痛苦,并从比常人更甚的痛苦中幸存了下来。 所以,他和他的音乐,才格外能激励人。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奥运战绩。 这一年,邓亚萍拿下了第一个奥运会单打冠军,伏明霞成了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 在迎接奥运健儿凯旋的晚会上,郑智化第一次在大陆演唱了《水手》。 看过这场晚会的观众,都被这个拄着双拐,却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的小伙子感动了。
郑智化一炮而红。 他的歌声,慢慢渗入了正在腾飞的祖国大陆,和无数年轻人的青春结合在一起。 我的口袋 有三十三块这样的夜无法打车回来我的口袋 有三十三块其他的钱都落入别人口袋也许是上天故意安排也许是手气实在太坏我想要为你赢得一个未来却一不小心输了现在 这是穷苦的学生时代。 你那美丽的麻花辫缠呀缠住我心田叫我日夜的想念那段天真的童年你散落的长发在梦里出现回过头含泪的眼任凭风雨吹断了姻缘的线天变地变心不变 这是对初恋而不得的酸涩。 我的脚步想要去流浪我的心却想靠航我的影子想要去飞翔我的人还在地上我的笑容想要去伪装我的泪却想投降我的眼光想要去躲藏我的嘴还在逞强我这样的男人没有你想象中坚强 这是踌躇不得志的挫败。 1999年,郑智化和妻子结婚,宣布退出歌坛。 他开了IT公司,开发起了游戏。他回归童年的梦想,捡起绘画,还举办了个人画展,他的书法也在不断精进,甚至还做了脱口秀节目。 这些年,郑智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6年,隐退歌坛多年的郑智化在北京举办了复出演唱会。 台下座无虚席,郑智化唱每一首歌,都是千人合唱。 看着这些歌迷,郑智化一度哽咽难言,他颇为激动地说: 我郑智化何德何能受到大家的关爱,我一直都不相信永远,到今天也是。但我知道好的音乐就算不能永恒至少可以久一点,不被人忘记。 观众们说,自己不是来追星的,而是来回忆青春的。 望着台上已不再年轻的他,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当前奏响起,他们声嘶力竭地跟着郑智化一起唱: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是的,郑智化从来都不是一个流行歌手,而是一个残疾人。 但他比许多健全的人更关心、更深入这个社会,也更敢为世间的悲苦和不公平发声。 这次短暂的被封号事件,让他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原来,他从未改变。 有些人就是这样。平时你可能想不起他,一次偶然的机会,你会发现:他已经成为你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并且,从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