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Syo(@-Syo-) / 文:汉堡包包(@Tequila 大喊包)
个人公众号:跟着汉堡去旅游
以下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标志:圣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Fiore)我想没有人不知道吧?但若是我说,这座大教堂至今依然烂尾,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1418年,圣母百花大教堂只剩下穹顶还没完工,当时的难题在于上个世纪教堂设计出来后,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比罗马万神殿的穹顶还要大,而且自万神殿以来再没有建过更大的穹顶了,当年佛罗伦萨人对于没有盖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感到头疼,不知道如何去建造这个穹顶,多次尝试建顶均以倒塌收场,甚至有人断言这个穹顶永远也无法建造起来。
图片
图片
于是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最终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意大利语:Filippo Brunelleschi)获胜,并最终将穹顶建成。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顶部直至1471年才落成,但是他没等到穹顶的完工便于1446年逝世。
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意大利语:Filippo Brunelleschi,“Brunelleschi”又译布鲁内列斯基、伯鲁乃列斯基,1377年-1446年4月15日)
可是,如今去佛罗伦萨旅行,大家也依然清晰的看见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底缘八角底座有几乎一整圈的砖块裸露在外,没有进行最后的装饰,显得异常突兀。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
时间回到1506年左右,佛罗伦萨再次举行了一场设计比赛,希望为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底缘完成最后的装饰工作,当时就有包括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等多名著名建筑师参与竞选。当时米开朗基罗设计出一个木制模型了(模型目前保存在圣母百花大教堂歌剧博物馆Duomo Museum (Museodell'Opera del Duomo)内),但最后赢得比赛的是雕塑家、建筑师巴乔·达尼奥洛(Baccio D'Agnolo)。
巴乔·达尼奥洛(原名巴托洛米奥·达尼奥洛·巴利奥尼Bartolomeo d'Agnolo Baglioni, 1462 年 5 月 19 日-1543 年 3 月 6 日)
巴乔·达尼奥洛(Baccio D'Agnolo)设计出一圈连廊来包裹穹顶底缘的砖块,他给穹顶的八个底边每一边都配上了凉亭式的小阳台,每边分成三层,上下两层是大理石篱笆,中间那层用12根大理石柱子构成了11个拱形,精美而典雅。
这个设计在1512年开始施工却在1515年时候停工,只建成了东南方向的这条底边,才完成了工程的八分之一。
图片
据说,在巴乔·达尼奥洛(Baccio D'Agnolo)设计的连廊已经完成了一段后的某一天,米开朗基罗散步路过圣母百花大教堂,他向上瞄了一眼穹顶并带讽刺地评价巴乔·达尼奥洛的连廊,“这个设计就像一个大型蟋蟀笼”。
图片
当敏感的巴乔·达尼奥洛听到米开朗基罗的这番话后觉得很气愤,一气之下罢工宣布放弃建工。
虽然在1516年,米开朗基罗又重新设计了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装饰,但最终依然没有实施,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只能看到一小截的大理石长廊装饰着穹顶的底缘。
图片
后来的巴乔·达尼奥洛又设计了巴托利尼萨林贝尼宫(Palazzo BartoliniSalimbeni),他采用了以前仅限于教堂设计的第一所被赋予门窗立柱形式的房屋,是佛罗伦萨第一座“罗马”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当时的人们不懂这样前卫的设计而讥讽他。这次他没有再次忍气吞声,而是选择反击,直接用拉丁文在门楣上刻下“Carpere promptius quamimitari",意思为:批评比模仿更容易。
巴托利尼萨林贝尼宫(Palazzo BartoliniSalimbeni),图片来源自网络
巴托利尼萨林贝尼宫(Palazzo BartoliniSalimbeni),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一代人之后文艺复兴艺术史学家乔尔乔·瓦萨里称赞它“gentile di membra”,意思为:细节高贵,以回应当时佛罗伦萨人的批评。
想看更多欧洲旅游攻略、历史文化小知识,
记得持续关注我的微博哟!
更多攻略请关注
微博:Tequila大喊包
微信公众号:跟着汉堡去旅游(Burgerstravel)
穷游网、马蜂窝、小红书:汉堡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