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送养失踪背后的复杂犯罪问题。 (图/翻摄自微博)
继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于今年7月成功认亲后,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寻子案」,历经14年的协寻,也终于在12月6日一家团圆。现在,多个「失孤」案件能顺利侦破,离不开被拐家庭与警方、社会各界的相互配合,也反映了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ETtoday新闻云》将在本文探讨大陆民间力量与公安机关近年如何相互配合,以及有关买卖儿童的量刑争议。
民间力量与公安机关相互配合
大陆社会治安状况与90年代相比已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治理能力也得到提升。走失人群规模逐年递减、拐卖儿童情况产生有效遏制,背后离不开民间力量和公安机关的互相配合,更受益于一系列先进科技手段帮助精准寻人。
大陆公安部透露,在2009年4月至2016年间共破获各类拐卖案件34212起,打击处理拐卖犯罪人员36097名,解救被拐卖儿童13284名,凭借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为1040名解救儿童找到亲生父母。
由大陆公安部主导的儿童失踪资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在2016年上线,被外界称为「打拐神器」。该系统把民间常用的微博、高德地图、支付宝、淘宝、QQ 等25个新媒体移动平台接入,以失踪地为中心,透过「团圆系统」向一定范围内的民众推送失踪儿童讯息。数据显示,「团圆系统」上线5周年的当天,平台共发布4801条儿童走失信息,找回4707名儿童,找回率为98%。
▲许多儿童被拐卖后,可能遭遇非人的待遇。 (图/翻摄自微博)
此外,大陆公安部1月起部署以侦破拐卖儿童旧案、查找失踪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直至7月中旬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时间跨度最长的甚至达61年,同时,公安部还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
大陆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副主任孟庆甜曾在专访时提到,从2009年至2020年5月,全国公安机关已通过旧案持续查找和DNA资料库比对等方式,找回6300多名被拐多年的儿童,「现行盗抢儿童案件每年已不足20起。」
前文提及的民间志愿者寻子公益网站「宝贝回家」于2007年成立,是一个为失踪儿童家长及志愿者提供资讯共享和沟通的平台,至今已找回4189个走失和被拐的孩子,成为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
还有许多具影响力的组织与个人也在帮助着无数破碎家庭寻找失踪的孩子。建嵘-「随手拍」在新浪及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大陆第一个弃婴岛于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等,都是民间力量的展现。再加上电影《亲爱的》和《失孤》从失踪儿童的故事出发,以艺术的形式帮助社会大众了解、贴近这个社会问题,牵动民众的关注与反思。
▲判决书中拐卖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以及遗弃罪三种罪名的判刑情况。 (表/记者郑思楠制,下同)
遗弃送养失踪背后的复杂犯罪问题
《澎湃新闻》2018年统计整理的数据显示,以「拐卖儿童」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进行检索,获得了1203份一审判决书,这些判决书让2571名罪犯现身。司法机关共判处拐卖、遗弃案件1197起,2014年案件量最大,为340起。
在判决书中,犯嫌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上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拐卖行为多发生在农民和无业者中。判决书揭示,有14名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了拐卖儿童的违法行为,共涉及11起案件。其中,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2017年判处的一起案件中有3名医护人员涉案。
至于判决书中拐卖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以及遗弃罪三种罪名的判刑情况,以拐卖儿童罪的罚则最重。目前,拐卖儿童罪多判处3年(511人)或5年(638人)有期徒刑,还有10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死刑。
此外,涉案人员中,孩子的父母及亲属占22%。在2571名罪犯中,119名亲属被判处遗弃罪,绝大多数因婴幼儿患有「严重」疾病而将孩子丢弃;430名亲属被判处拐卖儿童罪,出卖儿童最多的亲属先后将5名亲生婴儿卖给他人作为牟利手段。
▲大陆拐卖儿童情况近年已经有效遏制。 (图/翻摄自微博)
买卖儿童的量刑争议
大陆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可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有「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等八种加重情节之一,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可处死刑。
大陆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7719宗,对12963名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7336人,重刑率达56.59%。单从重刑率来看,判得比涉黑、涉毒及强奸案更重。
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汪明亮教授表示,量刑的差异主要基于当地拐卖儿童犯罪的案发频率,频发地的量刑更重一些。此外,各地对刑法的把握力度和司法传统不一,目前主要透过最高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改善刑法不平等问题。
由于收买抚养儿童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刑法对其惩罚力度也相对较轻,多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1年以内的有期徒刑或更轻微的拘役、管制。不过,现今对收买者的处罚已较过去严厉,刑法对遗弃罪的处罚也相对较轻,并且对悔过的父母从轻处罚。
加强惩罚的严厉程度可以增强震慑力,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从严从重判决拐卖儿童的罪犯,不时更会掀起一阵「拐卖儿童一律死刑」的呼吁热潮。但不少法学专家认为,如果人贩一律判死,恐怕会刺激犯罪分子「杀人灭口」以掩盖证据和痕迹,反而令被拐儿童陷入更危险境地,也增加警察抓捕的困难。此外,刑事办案政策是「宽严相济」,刑罚的设计上也不能简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