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教老师谢晓莹:把舞蹈课带给更多乡村孩子
寒假前夕,山东淄博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网络直播教室里,身穿舞蹈服的谢晓莹面带微笑,正在上韵律舞蹈课。网络那一头,是1900多公里之外四川宜宾翠屏区150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这也是谢老师本学期给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舞蹈课。
虽然相隔千里,谢晓莹在镜头前一边准确地示范舞蹈动作,一边还不时和孩子们互动,大声提醒孩子们把动作做到位。虽然是数九寒冬,谢晓莹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一层汗珠。
谢晓莹:每次40分钟的课上完了,我都感觉特别充实。不过也常常累得不想多说一句话。最多的一次,我一周上了32节直播课。
支教老师,很多人都不陌生。
谢晓莹就是一名支教舞蹈老师,不过,她的支教平台是在互联网上。在7年多时间里,谢晓莹义务开设的韵律舞蹈课程已经覆盖了全国23个省5000多所乡村学校,网络课堂打破时空限制,超过17万名边远山区的学生认识了山东的谢老师,学会了舞蹈,变得更加自信挺拔。
谢晓莹的舞蹈支教之路,起源于2014年的一次考察经历。
那年,有三年学校教师经历、又有互联网教学经验的谢晓莹,受邀去贵州省平塘县的几所小学考察。这些小学位于贵州南部群山之中,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谢晓莹发现,学校的美术、音乐等素质类课程常常因为缺乏专业教师而不能正常开课。
调研回来后,谢晓莹和她的团队编排了韵律舞蹈课程,开始利用互联网给孩子们视频上课。

2019年,谢晓莹还专门注册了专注于中国边远山区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直播课程的非盈利社会组织——淄博市翗 [ké]翗助学服务中心,并发起“逐梦计划 乡村娃互联网+支教助学”项目,帮助更多山村学校孩子们接受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教育。
这些艺术课程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向全国各地的山区学校。如今,翗翗助学每周要给全国5000多所乡村学校上包括音乐、美术、韵律舞蹈、翗翗诗舞在内的公益课。韵律舞蹈课都是由谢晓莹亲自教学,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快乐的“兔姐姐”。
谢晓莹:我小时候就在乡村学校上的学,特别能体会到孩子们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渴求,所以就编排了这种适合乡村孩子学习,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集合啦啦操、武术、舞蹈为一体的韵律舞蹈。

一开始,直播课堂对孩子们还说还是新鲜事物。谢晓莹说,孩子们刚开始都害怕面对镜头。现在,他们都争抢着到镜头前打招呼,为老师表演所学的舞蹈。让谢晓莹最为欣慰的是,学习了舞蹈之后,孩子们心灵变得更加开放,性格变得更加自信了。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变化,谢晓莹说,今后他们还会增加科技类和职业体验类的支教课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乡村孩子。
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中心学校小学生:“兔姐姐的舞蹈简单易学,我学了之后觉得自己更活泼开朗了。”“我非常喜欢翗翗公益课堂,长大了我也想和兔姐姐一样编舞蹈、做公益。”
平凡铸就伟大,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是敬业友善,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本文出自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监制:章成霞
编辑:王一棚
记者:刘颖超、于慧施、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