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昨日公布,经咨询教育统筹委员会的意见后,决定操守议会现届成员任期于4月30日届满后,议会将于5月1日正式结束。
成立28年的操守议会,彻底凉凉了。

那么,这个操守议会究竟是个什么组织呢?说出其全名,相信很多关注香港时事的朋友并不陌生。操守议会,即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在之前的报道中,凭藉其屡次叠加的负面形象,进入人们的视野。

比如,不履行该有职能,对出问题的教材熟视无睹。

因长期被现已解散的“教协”把持,甚至跑去庇护“独”师。


而教育局这次决定结束操守议会,给出的理由正是:议会担当维持教师专业操守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能,与成立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
原本,操守议会的职权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向政府建议有关提高教师操守的意见;
二、拟订教育工作者操守应用准则;
三、就教师纠纷或行为失当个案向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提供意见。
教育局表示,该3项职权近年已被其他架构替代。不仅如此,操守议会还被质疑失去专业把关功能、偏离社会期望。

针对修例风波期间教师失德情况,教育局指出,在2019年6月中至2020年底接获的269宗相关投诉中,除个别涉司法程序个案,所有个案已完成,其中4人被取消教师注册,并有176人收到谴责信、警告信、劝喻信或口头提示。
至于同样有份处理失德投诉的操守议会,教育局透露,同一时期只收到6宗投诉涉及4名教师,而且至今未完成个案提交局方处理。
教育局指出,此对照正印证操守议会的失效。
另外,据香港文汇报掌握的数字显示,议会从第十届(2012年至2014年)接获过百宗投诉,至第十三届(2019年至今)只接获56宗投诉。虽然该4届共接获289宗个案,惟仅13宗立案并进入聆讯阶段,立案率低至4.5%。
有前操守议会成员透露,因教协霸占大多数议席,令修订工作被迫推倒重来。图为教协特别会员代表大会当日。资料图片
在“拟订教育工作者操守应用准则”方面,2016/17年间,议会曾将修订《守则》提交立法会,却因不少教协中人认为修订后的《守则》“敏感”而大力反对,加上当时多名揽炒派议员夹攻,导致修订工作被迫推倒重来。
到了2019年,议会主席则声称黑暴情况不宜公布《守则》修订,令议会本份工作长达13年毫无实际成果。

更甚者,议会后来又突然开始集中研究《守则》中“权利”部分,置帮助社会了解教育专业的实务指引及例子于不顾,将教师失德的焦点,摇身一变扭曲成教师“维权”议题,意图蒙混过关。
在“教协”尚未解散之前,持续渗透操守议会的情况十分猖狂,除了理事张往公然以教协代表身份出任成员,另有6名教协理事以不同方式加入,还有多人参选议会席位时获得教协支持。
曾任操守议会成员的教评会主席何汉权就曾说:“由教协把持的操守议会,自修例风波以来从没作出任何反暴力的声明,毫无积极贡献,议会中的前教协理事及现任理事,毫无疑问要Out!”

操守议会主页的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更新时间为2015年。
所以,操守议会凉凉本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结束了操守议会,其原本的职能是否有替代机构来承担呢?答案是肯定的。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在提升教师专业操守及加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方面,教师及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COTAP)于2013年成立,一直就业界的专业发展政策及措施,向政府提供意见,并按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研究及推展专业发展课程,以促进教师及校长的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守则方面,发言人表示,局方正就教师专业操守提供清晰的指引及示例,预期本年内完成,并会提供实例,说明对失德教师的惩处,使教师时刻注意谨言慎行,守规守法。

另外,在失德教师的处理方面,教育局也表示,会联络议会负责的未完成个案,确保所有教师均为适当人选。
教育局并承诺,未来会提高处理个案透明度,定期公布教师专业操守投诉数字,及提供个案举隅,说明对失德教师的惩处和考虑因素,让公众知悉有关情况,并让学校作为参考,加强管理其教师队伍。
教育局此次决定结束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相信是经过了审慎考虑和备下了扎实的解决方案,才做出的决定。希望接下来的一系列措施也能真正落到实处,持续改善香港教育环境,保证青年人获得优质的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
来源:香港文汇报、香港文汇网
编辑:宋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