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一个跨年股的最后机会
12月开始让大家布局的沪光股份(605333)和宇晶股份(002943)差不多都已经实现了翻倍,前段时间在公众号提到的万孚生物(300482)和神火股份(000933)也都高位止盈吃了一波肉,这足以证明笔者的实力!
这只跨年中线股机会我已经说了整个月的时间了,跟上的朋友已经开始吃了二十多个点的肉了,看下周能否回调到位,回调到位的话就可以直接进场,做完到预计年后收益起码有60%以上的收获。
这只强势标的名称,就不在这里讲了,想跟上布局操作的朋友可以添加老吴微信:yan09089,备住:微博 即可! 股市中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你能够悟透这句话的时候,你就已经有了生存的根本!
2021年,白电龙头的美的集团的日子不太好过。自从去年8月份止跌企稳后,股价已然横盘震荡了五个月,每一次的大涨后,它的股价便像中了“魔咒”一样,又回到起点。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截止2022年1月14日收盘,美的集团报72元/股;虽然股价离2021年7月底61元/股左右的低谷已有所回升,但相比2021年年初106元/股的高峰依然相差甚远。

美的集团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才导致股价萎靡不振,稳坐家电行业的头把交椅美的集团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吗?
01
白电“优等生”的基本面
1)利用“并购”实现多元化
美的集团于1968年成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的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0个战略的龙头企业。但由于家电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美的集团不得不在家电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多元化力度,开启“买买买”模式。
在过去几年里,美的集团相继收购了日立压缩机、东芝生活电器、中央空调企业Clivet、高创公司、菱王电梯等企业,还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了小天鹅洗衣机。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的集团通过收购库卡集团发力机器人业务来为公司智能化转型做铺垫。2017年1月,美的集团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MECCA International (BVI) Limited合计持有库卡集团0.37亿股股份,约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94.55%。
与此同时,美的在去年底重新调整了业务架构,把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板块变更为全新的五大业务板块,分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2021年以来,美的集团还加速了在非家电业务以及B端业务的布局。
2021年2月初,美的集团以22.97亿元价格收购A股医疗器械公司万东医疗29.09%股份,加速布局医疗业务;5月16日,美的宣布威灵汽车部件电机驱动、热管理和辅助/自动驾驶三大产品线正式投产,并发布了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动压缩机和EPS电机,美的借此进入了当下最为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多元化并购让美的集团抗风险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使得美的集团营收水平和净利润有所加强。
2)营收依然优等
从美的集团2021年的中报数据来看,家电业务暖通空调占比43.96%、消费电器占比37.38%,另外机器人及自动化系占比为7.24%。
从业绩来看,美的集团 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2629.43 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增长 6.5%;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875.32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净利润84.46亿元,同比增长4.4%。业绩水平皆超格力电器、海尔智家,位居家电三巨头之首。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从营收区域来看,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国内营收同比增长24.7%,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5.1%;在国内主要产品市场份额方面,美的集团空调线上和线下市场份额分别为34.8%和35.8%,洗衣机线上和线下市场份额分别为35.2%和27.5%;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从毛利率来看,美的集团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3.80%,与2020年三季度相比,毛利率下滑1.49个百分点。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此外,2021 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279亿元,同比增 11.5%,三季度单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77亿元,同比增长16.8%。
3)增速放缓,成本持续增高
虽然美的集团的业绩仍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的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正在逐年放缓。2017年-2021年三季度,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35%、7.87%、7.14%、2.16%及20.5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33%、16.33%、16.75%、8.82%及6.75%。
增速放缓的原因也有成本的不断拔高的原因。从财报来看,前三季度美的营业成本增长22.84%,明显高于营收增速。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的研发费用投入为87.65亿元,同比增长30.51%,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33%;销售费用为244.05亿元,销售费用率为9.34%,相较于2020年三季度增加42.25亿元;管理费用为74.54亿元,较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增加11.56亿元。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此外,从经营层面上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美的集团成本居高的原因。2021年以来,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也对包括美的在内的企业造成冲击。
在空调等家电制造过程中需要的铜、塑料、铝材、铁等全线涨价,国内铜价从去年的每吨35000元左右,一路飙升至每吨75000元。而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数据来看,铜占空调生产成本的20%-30%左右。
02
机构“用脚投票”,美的从自身找原因?
在营收放缓、美的股价下跌的同时,资本市场似乎对美的有了偏见。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基金2021年第二季度对美的集团的减持市值达210.92亿元;而据东方财富数据看,截至2021年9月30日,持有美的集团的基金家数为538家,较上一个季度末减少了733家;券商机构从41家降至3家。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事实上,撤退的的不仅是基金,美的集团的股东也在砸盘。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一季度,前十大股东中黄健、栗建伟、袁利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轮番减持,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
![]()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在此种情况下,美的集团更深层次的矛盾也随即出现,比如账面上的百亿商誉。
1)百亿商誉始终高悬
由于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起并购,包括今年2月投资万东医疗,投资威灵汽车等,这些并购给美的集团带来289亿元的商誉。近年来,因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而“爆雷”的上市公司拟此起彼伏,商誉过高始终是美的集团投资者的一块心病。
![]()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2)投诉量高企
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加关注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前景;但对于家用电器消费者来说,更加关心的是质量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美的”就出现了5681条数据,投诉量也高达1823条,这也会给美的集团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争议。
![]()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3)新赛道进入过晚
从此前并购的动作来看,美的正在通过多元化布局以及新模式,将业务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领域。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确是近两年来的风口,但平心而论,美的虽然选择以汽车零部件研发切入赛道避开了“整车”企业的竞争,然而新能源汽车除了电池以外,电控、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目前仍主要由国外品牌占主导,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少之又少。
因此,美的要借汽车部件此实现弯道超车,难度依然很大。
03
用回购和注销来“救市”
面对公司股价下跌,美的集团开启了连续的股票回购计划。
2021年美的集团共进行了两次社会公众股的回购计划,其中,前一期最终完成回购86.64亿元,后一期则以上限50亿元顶格完成,至此,美的集团在2021年共回购了136亿元的股份。此外,美的集团在2018年以40亿元顶格完成回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回购了32亿元和27亿元。
![]()
![]()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官网
与此同时,美的也在推进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部分股份转注销的事项。2018-2021年,美的集团每年均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按规定,在激励对象发生降职、考核不合格等情形下,已获授部分股份由公司回购并注销。
2021年1月和6月,美的股东大会分别通过相关提案,决定回购注销2017-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的252.7万股股票、回购注销2018-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的334.6万股;2022年1月14日,美的集团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四个股份注销相关议案,即注销2018-2021年每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部分股份,共计276.18万股。
此次股东大会通过议案后,美的集团2021年至今共有863.5万股来自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被注销。
不难看出,不论是主动推进大额回购股票注销事项,还是按规定推进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部分股份注销计划,在美的集团股价面临下行压力的2021年,都在尝试稳定股价,给予市场信心。
除了完成回购计划之外,美的集团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于2021年6月3日至9月22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约14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1%,增持股份金额为10.5亿元。
结语
美的集团市值不断缩水,两次回购也没有拉动股价,主要是因为此前在资本市场表现卓越,股价和市值取得了巨大的增长,甚至超过了资本市场的预期,失去了持续增长的动能。未来,美的集团需要新的产业布局,来给资本市场更多想象力。
如果说美的集团的上半场是家电的故事,那么下半场则会是科技的故事。整体来看,今年以来美的集团加速了在非家电业务以及to B业务的布局,加速摆脱家电企业的形象,向科技企业转型。
目前,美的集团的市值为5029亿,何时能在下半场重回7000亿的巅峰,我们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