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准风口的“盛新锂能”跻身锂电头部俱乐部,完成了从“板材大佬”到“锂电新贵”的华丽转型。股价更是从9元/股一路涨至最高76.96元/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900%,真可谓十年“林木”无人问,一朝有“锂”天下知!作为后入局的盛新锂能,究竟凭借什么法宝站上了风口?
01
唯有断舍离,方能冲天飞
盛新锂能前身威华股份,成立于2001年,主营林木和人造板材业务,业绩始终徘徊在亏损边缘,题材本身就缺乏显著的增长爆点。2016年公司迎来重要转折点,控股股东变为矿业大佬盛屯集团。也正是依赖盛屯集团在矿业以及锂能行业丰富的资源和运作经验,才使得盛新锂能具备了一飞冲天的可能。
紧接着,2017年盛新锂能正式切入锂业赛道,业务延伸至锂盐和稀土。随后三年在盛屯集团的运作下,通过一系列内生外延拥有了自己的多条锂盐生产线和多个在产锂矿,成为少数协同布局锂矿、锂盐的锂业公司,现有的4万吨锂盐和150吨的金属锂产能帮助其成为行业大哥之一。
再之后,公司在2020年将原主营业务“板材”剥离,同时正式更名盛新锂能,并于2021年5月将稀土业务相继剥离,进一步聚焦锂能赛道,加速布局上游锂资源板块,彻底完成业务转型,成为不折不扣的锂业公司。相较于行业个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早已在行业中深耕多年的锂矿前辈,盛新锂能入局不满5年,就从“小弟”摇身一变成为“锂盐生产”细分领域的龙头,可谓是发展迅速。
而2021年注定锂电行业不平凡的一年。新能源电动车赛道上磷酸铁锂电池供需失衡,储能电池装需求也快速扩张,导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出连续翻番的市场行情,从2020年底的5万元/吨涨至20万元/吨。
受益于锂盐涨价潮,聚焦锂业赛道之后的盛新锂能遇到了真正的增长密码,股价从9元一路飙升至70元,市值从不足百亿连续攀升至最高500亿,双双增长超过500%,业绩上也从亏损边缘扶摇直上。
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18.60 亿元,同比增长 25.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8 亿元,同比增长 965.21 %。在剥离稀土、纤维板业务后,公司三季度业绩主要由锂业务贡献,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7.26 亿元,仍然实现环比增长21%的好成绩,不仅填补了稀土和纤维板块业绩的空缺,还实现了比较强劲的增长。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量价齐升是促使公司营收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因。2021年上半年公司锂盐产量1.85万吨、销量1.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0%、324%。锂盐价格大幅上涨极大扩宽了利润空间,加上销量的巨大增幅,双频共振创造了盛新锂能前所未有的巨大盈利。

而且得益于锂盐涨价,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大幅增加,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来看,盛新锂能毛利率为40.26%,增幅超过500%,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在转型阵痛期内,受累于原有板材业务毛利不高和锂能转化不足的交叉影响,2020年盛新锂能的毛利率低基数造成的,实际上参考价值不大。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目前公司40%左右的毛利率已经追平老牌巨头赣锋锂业,并略微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毛利率层面上拥有了与其他锂业公司一较高下的能力。

整体而言盛新锂资产收益率赶上行业龙头,资产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处于积极增长扩张态势,但是其增速和扩张能力都弱于赣锋锂业。
2021年三季度盛新锂能净资产收益率13.46%,归母净资产收益率13.56%,同比股东回报水平均涨幅分别超过800%和600%。而赣锋锂业净资产收益率13.80%,归母净资产收益率16.47%。相比较而言,盛新锂能资产收益率略低于赣锋锂业,差距并不大,资产收益率还算可观。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公司资产同比增加119.34亿元,相比较而言,资产总额仅为赣锋锂业的1/5,体量上仍存在较大悬殊,虽在积极扩张资产,但是资产增速仍不及赣锋锂业,且聚焦经营资产不足。
2021年09月30日盛新锂能商业债权12.00亿元,同比增长8.47亿元,债权规模翻番。对客户的销售过程中,预收了1.74亿元,预收规模扩大1.61亿元,属于以赊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对比收入规模,被下游客户占用的资金大幅增加,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大幅减弱。
对供应商的采购过程中,赊购引起的负债规模2.88亿元,预付占用的资金规模1.20亿元,属于以赊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同期相比,赊购引起的负债规模缩小0.48亿元,预付占用的资金规模扩大0.67亿元。从存货规模与对供应商的赊购与预付规模来看,资金占用基本稳定,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略微下降,但整体保持稳定可控。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俨然已经成为锂电行业的“核心成员”。切入锂能赛道之后,盛新锂能顺利进入宁德时代和LG化学的供应链,成为继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之后第三家实现对海外龙头客户批量供货的企业。同时厦门钨业、LGI、贝特瑞、德方纳米等大量优质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也加速导入,作为新生的锂能企业,在面对如此众多的龙头客户,议价能力短期内受到影响实属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当海内外不断扩张的资源、产能和客户优势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海外布局,大幅改善公司产销规模和营收利润,并以反哺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
02
踏实布局实体,花式运作资本
1.积极布局海内外矿藏资源
上游锂业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金属行业,无法避免的就是资源储备的枯竭,能否行稳致远就落脚于是否占据更多的资源供给,其次才是产能逻辑。鉴于此,锂盐、锂矿的勘探权和采矿权的争取便成为行业的竞争焦点。
盛新锂能自然深谙其道,入局之后接连布局国内四川省唯二在产的业隆沟锂矿采矿权以及太阳河口、雅江县木绒锂矿的探矿权,并与江苏银河锂业签订18万吨精矿承购协议;在海外则通过股权转让取得津巴布韦锂矿采矿权,收购阿根廷SESA公司100%的股权以经营安赫莱斯锂盐湖 SDLA 项目,通过战略协议与全球最大锂矿资源的澳大利亚AVZ矿业签订为期3年的承购协议。今年12月,盛新锂能已申请乌克兰两个待拍卖的锂矿开采权,将其作为进军欧洲锂市场的关键一步。

虽然产能逻辑次优于资源逻辑,但产能却是决定短期内能否将资源转变为现金落袋的首要指标。盛新锂能除了当下已经拥有的4 万吨锂盐产能,还规划了3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并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6 万吨锂盐冶炼工厂。如果印尼项目投产顺利,公司合计产能将达到13万吨,将会进一步筑高公司的产能护城河,增强自身的资源变现能力。虽然整体产能与赣锋锂业相比差距仍十分悬殊,但毕竟体量不同,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时间也不同,但相较于其他锂业公司差距可以说正在逐步缩小。
2.“花”式资本运作,引股民疯狂吐槽
就在2021年8月,盛新锂能披露了非公开定增股票情况报告书,指明盛屯集团旗下三家公司以8.29元/股定增9.5亿元,定增价格远远低于当时盛新锂能的市场交易价格40元。按照披露当日的股票价格,盛屯集团获配的公司股份浮盈超过55亿元。
那缘何此次定增计划可以如此低价进行?时间需要回溯到2020年6月敲定定增计划的时候,彼时盛新锂能刚刚完成更名,股价尚未被市场热捧,股价还在8元左右。盛新集团以当时的股价制定定增计划,而定增计划几经易稿剔除了所有的外部战略投资者,仅留下了三家关联的盛屯系公司,结果没想到定增计划才落地,盛新锂能股价就涨上了天,大股东盛新集团躺着赚到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盛新锂能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两次宣布终止回购公司股份,亦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前次回购计划因公司资产收购被叫停,后次回购计划于2020年4月实施,以不超过10元/股的价格回购500-1000万股,回购期限一年,8个月的时间经过竟还没有启动就直接告吹。
一些列眼花缭乱的资本动作虽然盛新集团实现了以小博大,赢得了短期利益,但是也把大股东着急割韭菜的形象公之于众,引来各路股民疯狂吐槽。综合市场态度来看,北上资金持股盛新锂能仅2.6%,持有赣锋锂业超过11%,明显更加青睐与后者。内资有60家机构持股盛新锂能,其中基金56家,也明显少于赣锋锂业。
结语
作为锂业新进搅局者,盛新锂能归功于控股股东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外延布局,短短数年就完成了彻底的业务转型,近年取得的成绩着实令人赞叹!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在证券市场市场上反复无常,恐为后续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茫茫股海,相遇便是缘!
如希望随时了解笔者动态和进一步交流,可以关注老吴实盘公众号:浮屠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