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富金石:今年以来,尤其是俄乌问题爆发后,粮价上涨动力依然较足
今年以来,尤其是俄乌问题爆发后,除了油价飙升引发关注以外,全球的农产品价格大涨同样可能产生影响。具体来看,涨幅最显著的当属油脂类,截至4月28日,棕榈油期货价格涨幅高达45%,最高时涨幅接近60%,豆油期货涨幅超50%;谷物价格也大幅上涨,CBOT玉米和小麦涨幅领先,均达到40%左右;受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其他农产品如奶类和肉类价格也在上涨。
国外油脂期货价格指数

国外谷物期货价格指数

对于本轮农产品涨价的起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新冠疫情和为了应对疫情开始的货币超发。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导致人口流动停滞、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止是农产品、各类大宗商品都出现供给收缩,而农产品的需求又相对刚性,价格开始上涨。而为了应对疫情,主要经济体普遍通过大规模货币宽松来应对。与历史上每一轮一样,货币超发最后都会带动粮食价格明显上涨,这是前两年农产品涨价的大背景。
美欧广义货币与食品价格指数同比变化(%)

由于有广阔的黑土地资源,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的多种农产品供给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俄乌冲突还通过推升能源和化肥价格,间接拉动农产品涨价。由于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地缘争端还导致了原油、天然气价格中枢的明显抬升。随着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程度加深,种植成本及加工成本与油价的相关性变得更强。同时,能源涨价还从需求端影响农产品价格。随着油价上涨,生物燃料替代性需求增加,例如玉米、白糖与燃料乙醇相关,豆油、棕榈油与生物柴油相关,也在拉动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俄乌冲突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路线

那么往前看,涨价的主要驱动力会如何变化?粮价上涨势头能否被遏制?目前来看,年内全球粮价上涨动力依然较足。
首先,新季的天气情况并不乐观,依然利多粮食价格。美国北部持续遭遇低温天气,春播进度落后。根据USDA作物生长报告,截至5月1日当周,美大豆播种率为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2%;春小麦播种率19%,去年同期为46%;冬小麦生长优良率为27%,低于去年同期的48%。而在南美,4月以来阿根廷和巴西则分别遭遇霜冻和干旱气候威胁,对新季大豆和玉米减产的担忧正在升温。
其次,俄乌局势仍没有明显缓和,而且西方和俄间的制裁还在加码。5月4日,欧盟宣布将在6个月时间内全面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能源价格高涨将继续推升农产品成本。更需要担心的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或将在供给整体偏紧的背景下加剧结构性矛盾。通常粮食短缺、价格上涨会加剧各国惜售、囤粮意愿,3月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地区宣布减少甚至禁止农产品的出口。而随着农产品、能源价格的继续走高,为了平抑内部的物价,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贸易保护行列,这也将导致供给短缺进一步加剧,推动价格上涨。比如,4月24日开始全球的油脂价格又出现非常快速的上行,最主要的触发因素就是印尼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棕榈油的出口。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发布于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