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今年以来这五类电诈案件较为多发
一是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团伙利用不同引流方式,以兼职点赞、高额返利、无息借贷、色情服务等信息为诱饵,利用视频网站、游戏群、社交平台、支付平台进行宣传,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随后以做小额任务返小利吸引受害人,提供链接、二维码等要求受害人下载不明APP,发布连单任务,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连续转账进而实施诈骗,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在街头以送礼物方式要求群众扫码加好友,这也是为刷单诈骗引流的一种方式。
二是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倒卖涉疫物资等违法行为,要求其登录一网址查看本人通缉令,引起受害人慌乱,之后会以安全账户、冻结资产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安全账户”进行转账。为了让骗局更加逼真,部分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添加所谓“民警”“检察官”的聊天软件账号,和受害人视频连线,对受害人造成心理威慑,之后再让受害人下载“安全防护”类的APP,以保护受害人银行账户的理由,要求受害人在该APP中填写手机号、银行卡号、验证码、U盾等信息实施诈骗。
三是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犯罪团伙发布无息、低息、无需信用度、手续简单的虚假贷款信息吸引受害人与其联系,之后诱导受害人下载借贷软件,以通过该软件下放贷款为由,要求受害人在软件中填写个人信息,随后以受害人银行账号填写错误或申请贷款金额过大,已被银行冻结,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解冻费、保证金,以此实施诈骗。
四是冒充客服诈骗。诈骗分子以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快递信息,与受害人电话联系后,以受害人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损坏、检测发现新冠阳性病毒等理由,要对受害人进行高额赔付,之后向受害人发送钓鱼网站链接诱导其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等并索取验证码,实施诈骗。
五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婚恋交友平台等锁定受害人并骗取信任后,采用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或者谎称有特殊资源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方式,引诱受害人加入聊天群、观看直播课,或者接受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者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能获得一些蝇头小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者全部亏损。
河北公安提醒:
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做到不轻信,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千万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或向亲戚、朋友、同事等核实情况。
一旦发现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转账、汇款记录以及聊天工具账户等物证或者电子证据,尽量记住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及时提供给警方,公安机关会积极协助受骗群众开展被骗资金的止付、冻结以及案件后续处理工作,报案越早,止付冻结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