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520,满屏都是各种“我爱你”!女儿也竟然破天荒地给我发了个红包,131.4元。一高兴,回了一个520红包,还是亏了!
可是,有钱难买开心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大概就是人间公道吧。
昨天521,节气是小满。满屏都是“曾国藩的诗”:
花未全开月未圆,
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
终归小满胜万全。
其实,据我师弟考证,这首诗未必是文正公所写,他只是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这句罢了。于是,整首诗便成了“曾国藩的诗”。
对此,我觉得颇有道理,因为曾国藩一生虽然做到位极人臣,但从来以“结硬寨,打呆仗”等事功见长,没见其在诗词方面有何造诣。倒是在做人做事上,曾大人是做到了“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小满境界,是以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手下众人多劝其拿掉慈禧”取而代之“,但“曾剃头”却是头脑清醒的,知道“小满胜万全”的哲理,最终才成就了“中兴四大名臣”的晚节。
就历史大势而言,曾国藩也不过是大清裱糊匠之一,但就个人荣辱来说,这位文正公还是颇得中庸深意,深知功成身退之道的。得享寿终正寝之福,很是难得。#乌克兰#
这大概算是真正悟道智慧的大境界吧: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成。
夫唯不盈!说来容易,做到甚难。仔细想想便知道,爱面子的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动辄喜欢“满为敬”、“满堂彩”,更何况面对人生的大盈大输之际。
具体到炒股上,要做到见好就收的小满境界有多难呢,我想只要炒股时间超过三年的朋友应该是深有体会吧。平日里你会笑话银行理财年赚4-5%的回报率,但股灾来了呢?你便会发现,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们,也都以不亏为荣了。
大多数情况下,许多股友都是得寸进尺的,而且,越是在所谓牛市里,胃口就越大,不仅会满仓求满盈,而且还可能“满融”博大,最后,常常是高喊着“死了都不卖”在“山背后下山”途中,叹一声“明月夜、短松冈”。
当然,熊市里又是另一幅模样,多是嘟囔着“回本就不炒股”而很少会思考为何会亏本的,即便思考也是怨天尤人极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一俟真的“回本”,看看股市形势有变,便春心萌动给,已一门心思又琢磨着如何”翻番“以逞英雄了。
此处自是不包括那些在股市底部区域横刀割肉的,而事实上,这类股殇案例屡见不鲜。包括一些知名的私募都这么干,况普通小散?
上周四,股市先跌后涨,终收红盘,周五一气呵成,大涨收市,仿佛枯杨生花,红鸾报喜,“一树梨花压海棠”!而此前三日,总共才涨了1.6个点,加之周四深跌开盘,可曾让一干人等横刀割蛋?天知地知。
但市场先生就这么任性,就这么无情, 就这么爱捉弄人,若无坚定持股的定力,彼时便只能让人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现在好了,周五大涨,30日均线被踩在脚下,眼瞅着要奔向3200,大家是否该长松一口气呢?面对愈来愈强势的中国股市,是该“小满胜万全”呢,还是誓与股市争短长?#今日看盘#
记得5.11时我在“侯宁说”中说嗅到了998时的味道,可时间或许太久,那时的味道已馊了,现在近2亿股民、7亿多基民,新人占了一大半,有几人记得2005的味道?看来,许多味道都还得重新体验。
只是,无论如何,无论何时,小满的智慧还是管用的,时时铭记最好。
不同的是,对不同格局的人而言,何谓小满、何时才是小满却大不相同。
郑板桥难得糊涂当个县令就小满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曾国藩做到”内阁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才感到小满,”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你呢?股指长多高,钱包有多鼓,才知足?
#遇见美好#
V+私享会有请同道继续探赜索隐——
大回酱香,醉观股道,同好者有请!